王冬青:创新思维源于踏实与专注
5篇SCI论文列入ESI高被引论文全球前1%,被SCI论文引用超过1200余次,1篇论文获得欧洲信号处理协会最佳论文特别奖,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“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”;以第一位次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、市局级奖励2项,以第一位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、申请发明专利2项;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基金等8项纵向项目和4项横向项目……———这是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王冬青教授最近5年的部分科研成果。
问及取得成绩的原因,52岁的王冬青回答得很干脆:“我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,眼里只有工作目标。”
科研贵在创新。王冬青的思想意识里,创新来自于每一天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和专注思考———压力大的时候,她凌晨4点多起来工作。因为总觉得有干不完的活、写不完的文章,她难得午休。近年来,她的腰不好,只好趴在床上写论文。去年,她患上了肩周炎,胳膊疼得抬不起来,她给自己织了两件一厚一薄的毛衫套在肩上,缓解疼痛后继续工作。她随身带的包里总会有专业书和学习卡片,候车、排队等零碎的时间,她就会进入学习状态。她逼迫自己爬山,不然心动过缓的老毛病会让她无法坐下工作,严重的时候,她要一天爬两次……“只有在实干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发现新的思路。所谓运气,就是干出来的。”她深有体会地说。
只要一头扎进工作里,她几乎就把目标之外的干扰全部屏蔽掉了。去年市科技局请她做评审,为了专注于手头撰写的论文,她推掉了邀请。2014年,她获得欧洲信号处理协会的最佳论文奖,主办方承担旅费邀请她出席颁奖典礼,衡量了一下,她觉得把时间用在科研上更有价值,硬是没去。学校的体检她经常忘掉,即便去体检了,也会忘了去取体检报告……“天天只想一件事”,王冬青不舍得浪费自己一丁点儿的时间和精力。去年11月9日,她去北京办理签证,在返程动车上的5个小时里,她一直埋头在笔记本上推导;下了火车搭上出租,在出租车上,她还是在推导;回到家里,吃了几口饭,她立刻接着工作,直到深夜。11月31日,论文“基于重塑模型的多量Hammerstein系统的递阶参数辨识方法”完稿,12月30日就接到国际一区期刊AppliedMathematicsLetters(《应用数学快报》)的录用通知。
“遇到坎儿了,我也不会拐弯的。我会一鼓作气,想尽一切办法攻克难关,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”王冬青说。一篇科研论文的诞生包括4个环节:创新的思路、具体算法、算法的仿真和动笔写作,每个环节她都会咬着牙不让自己停滞,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,憋着一股劲儿一口气干完。比如,通常做一个仿算法大约需要1个月甚至几个月,到她这儿肯定要5天内搞定。因此,一个月完成一篇论文,对她来说是常事。
多年来踏踏实实的工作,让王冬青构建起所涉及领域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,形成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创新思维模式,所以对专业内从未接触过的新东西,她也不畏惧。去年的横向课题“电动车充电桩”项目里就有很多东西是全新的,她硬是边学边干,不仅顺利完成了研发,还拿到了专利授权。她针对复杂工业过程的辨识建模前沿课题,开展了长期不懈的研究,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突破性研究成果。同时,她坚持走产学研联合创新之路,与淄博兰雁集团、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、青岛东方泰康智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身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学术带头人,她为学校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”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竭尽所能,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最近,王冬青正带着学生在做机器人的研发。她希望研发某些机器人算法,并提升算法的速度、精确度和动作流畅性,同时寻找产业化的可能。
“尝试做出复杂环境下多个机器人(即多智能体)的协同作业,如果能往科研创新、申请课题的方向发展,就更好了。”王冬青的下一个目标已然非常清晰。